白茶新茶和老茶区别
新白茶和老白茶区别:新白茶外形呈褐绿色,条索紧致,富于活力,而老白茶整体感官黑褐暗淡,条索轻脆利落;新白茶存放时间短呈新鲜感,香气外露,老白茶存放时间长,显陈旧感,香气在冲泡后显露;新白茶汤色汤色黄亮,老白茶汤色呈深黄色以及红色。
新白茶和老白茶区别:
1.外观区别
从外观上区别,老白茶整体感官黑褐暗淡,但依然可从茶叶上辨别些许白毫,轻闻慢嗅,陈年幽香阵阵,毫香浓重但不浑浊,可立时令人醒神;新茶泛指当年的明前春茶,一般有白毫、白牡丹等等。
新白茶外形褐绿或灰绿针白且白毫满布,特别是阳春三月采制的白茶,叶片底部及顶芽的白毫较其他季节所产的更为丰厚,制作工艺精细、好的白茶香气中毫香是必不可少的,同时夹杂着清甜味和茶青的味道。
2.储放时间不同
一般茶叶的保质期为两年,如果过了两年的保质期,即使保存得再好,茶的香气也消失贻尽,但白茶不同,白茶储存的年份越久茶味就越醇厚和香浓,在喜爱白茶的茶友圈子里,流传着一句话叫“一年茶,三年药,七年宝”,说的就是在正确的储存条件下,白茶存放的时间越久价值越高。
一般五六年的白茶就可算老白茶,十几二十年的老白茶比较难得。
在多年的存放过程中,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地发生着变化,香气成分逐渐挥发、汤色逐渐变红、滋味变得醇和,茶性也逐渐由凉转温。
3.茶色不同
用90度到95度的开水泡制老白茶和新茶茶叶,茶水分别倒于瓷器小茶杯中,接着就是闻香品茗了。
老白茶的香气清幽略带毫香,且头泡带有淡淡的中药香味,数秒亦可醒神,口味醇厚带有清甜充斥于口中;新茶毫香幽幽,带有鲜爽滋味,口感较为清淡,有茶青的生叶味,清甜回甘,茶香怡人。
老白茶茶汤颜色较新茶的杏黄深。
4.耐泡程度
老白茶是耐冲泡的可祛风寒,在普通泡法下可达二十余泡且到后面仍然滋味尚佳,有条件的可以用来煮,老白茶用紫砂壶煮才能完全显现出它的神韵和精髓;新茶可依从个人习惯泡,七泡且滋味尚佳,乃为新茶上品。
老白茶和新白茶的区别方法
近几年非常流行喝老白茶,那么新白茶和老白茶到底有什么区别呢?
首先,外形及茶的香气不同。新白茶一般是指当年的明前春茶,茶叶呈褐绿色或灰绿色,且满布白毫。所以好的白茶一定会带着毫香,而且还会夹杂着清甜香以及茶青的味道;老白茶整体看起来呈黑褐色,略显暗淡,但依然可以从茶叶上辨别出些许白毫,而且可以闻到阵阵陈年的幽香,毫香浓重但不浑浊。
其次,茶汤的颜色和滋味不同。新白茶毫香明显,滋味鲜爽,口感较为清淡,而且有茶青味,清新宜人;老白茶的茶汤颜色更深、呈琥珀色。香气清幽略带毫香,头泡带有淡淡的中药味,有明显的枣香,口感醇厚。
第三,茶的耐泡程度不同。新白茶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冲泡,一般可以冲泡六泡左右;老白茶是非常耐泡的,在普通泡法下可达十几余泡,而且到后面仍然滋味尚佳。老白茶还可以用来煮饮,风味独特。
另外,老白茶应经过漫长氧化,茶性较新白茶柔和,且被认为退热、祛暑、解毒、杀菌效果更佳。
新工艺白茶和传统工艺白茶哪个好喝
传统工艺白茶是目前白茶市场上的主流,比如福鼎白茶、政和白茶等,都属于传统工艺。
从制作上来说,传统工艺白茶以萎凋和干燥为主。
萎凋就是将白茶薄摊薄晾在水筛上,借助阳光和风的帮助,令茶青不断排出体内的水分以及部分苦涩味物质。
等到白茶的含水量去了七、八成,就可以进行低温慢烘的工艺了,最终将含水量控制在8.5%以内。
其实从制作不难看出,传统工艺白茶非常简朴,没有经历高温,没有经历外力揉捻,所以白茶的多酚氧化酶并未被钝化或破坏,依然保持着不错的活性。
在后期存放过程中,这些多酚氧化酶便会持续发力,推动白茶的物质转化,让传统工艺白茶具备了越陈越香的能力。
再说新工艺白茶,它是当年为了扩展港澳市场,在传统工艺白茶基础上发展出来的。
新工艺白茶的主要特点,就是制作过程中加入了揉捻,令茶叶的细胞壁破裂,内质析出、释放到叶片表面。
加入揉捻之后,新工艺白茶的茶香更加高扬,香气十足,但问题也很明显,那就是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遭到破坏,所以新工艺白茶并没有长期存放和越陈越香的能力。
总得来说,传统工艺白茶更像是全能选手,新白茶有鲜爽感,老白茶有醇厚感,而且能够久存,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风味体验。
而新工艺白茶则以香气为特点,更吸引那些喜欢香气的茶友,但它不能存放太久,否则香气会逐渐减弱。喜好不同,可以选择不同的白茶。
参考资料来源:小陈茶事